- 投稿郵箱:qizhixmt@126.com
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(簡稱“中投公司”)始終扛穩定點幫扶政治責任,充分發揮多元金融優勢,以產業幫扶為抓手,創新“政策驅動、試點推動、科技帶動、市場拉動、專業促動”的“五動”幫扶模式,累計投入幫扶資金8800余萬元,助力甘肅省靜寧縣將肉牛產業打造成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、優勢產業和品牌產業。
“政策驅動”擴規模。立足靜寧縣養牛傳統優勢,堅持“量身定制”政策,進行資金支持、示范引領。強化政策扶持。開展“一補一投”肉牛產業扶持行動,對14個鄉鎮3800余戶脫貧戶及低收入人口新建牛舍進行補助,每座4000元,引導養殖戶多養牛;向篩選確定的1000戶脫貧戶每戶投放基礎母牛1頭,幫助養殖戶養好牛。強化金融支撐。積極引導金融機構以貼息補貼形式開發肉牛產業貼息貸款產品,累計發放貸款1億元,推動養殖戶購買優質肉牛1萬余頭,養殖戶實現年收入4萬至5萬元。強化示范引領。新建養牛小區3個、幫建4個村集體合作社。改建肉牛產業交易集散中心1處,建成“互聯網+?!苯灰住N售一體化服務體系,實現中心與市場有效對接。幫建千頭肉牛養殖繁育示范基地2個,引導肉牛產業向規?;l展。
“試點推動”強龍頭。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,助力靜寧縣培育和引進重點龍頭企業。聚焦產業前端育龍頭。以股權投資形式幫扶靜寧縣設立規模1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,依托產業基金和幫扶資金幫建昊康牧業萬頭牛場項目,助力昊康牧業養殖規模達到1.2萬頭,成為平涼市優質肉牛生產繁育基地,帶動周邊373戶脫貧戶穩定就業。幫助建成平涼市首個供港活牛標準化養殖基地,年供港出口優質活牛3000頭。聚焦產業后端引龍頭。采用“北京訂單+運營公司+合作社+養殖戶”模式,引入平涼北斗農業有限公司,作為北京某餐飲企業直供基地,吸納就業50余人,年人均增收3萬元,帶動周邊80余戶脫貧戶養牛致富。
“科技帶動”增效益。堅持把科技賦能作為增加養殖收益、打造紅牛品牌、提供人才支撐的關鍵,不斷提升科技助推產業升級的能力。推廣智慧養殖。建成集縣域數據調度及分析、政策獎補、技術服務、市場動態、遠程診療等9大板塊于一體的智慧牧場管理系統,開展畜牧裝備試點應用,推動肉牛養殖向飼養規范化、管理科學化、設施現代化、服務信息化轉變。推動品牌提升。助力“平涼紅牛”品牌評為“甘味”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、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,著力提升品牌知名度、美譽度和影響力。推進人才培訓。幫建“紅牛大講堂”,加強人才隊伍建設,每年開展畜牧實用技術培訓。
“市場拉動”補鏈條。圍繞喂養、加工、銷售等環節,助力靜寧縣不斷加快市場體系建設、完善產業鏈條,有效提升肉牛產業綜合效益。打通飼草保障。援建2套飼草加工自動機械設備,大大提高作業效率,降低收獲成本,間接提高種植戶收入,為肉牛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飼草資源。打通產業鏈條。援建2條牛肉冷鏈屠宰加工生產線,打通牛肉冷鏈下游供應鏈,建成肉牛產業全鏈條體系,年屠宰肉牛3萬頭,實現銷售收入6.9億元,推動實現肉牛產業跨越式發展。打通銷售渠道。構建“購買活牛+加工+線上銷售熟牛肉、生鮮牛肉”產業發展模式,推動熟牛肉、生鮮牛肉登陸電商平臺、進入央企消費幫扶產品目錄。
“專業促動”保收入。發揮金融專業優勢,匯聚系統合力,探索運用金融工具助力產業發展,帶動百姓增收。加大上市企業培育力度。推進靜寧縣設立縣域上市企業培育專班,專業服務相關企業,輻射周邊養殖戶穩定增收。創新實施“保險+期貨”項目。幫助靜寧縣實施政策性牛飼料場外期權項目、牛飼料“保險+期貨”項目,化解農牧產品價格下跌風險,切實保障養殖戶收入。2022年實施的牛飼料價格指數保險項目,共保障13個鄉鎮3685戶養殖戶,養殖戶自繳保費88萬元,最終實現賠付431.92萬元,賠付率達到490%;2024年深化實施肉牛產業綜合保險項目,保費達到1000萬元,覆蓋全產業鏈風險,保障14個鄉鎮共4萬余頭牛,幫助受益農戶安心養牛、增收致富。
(供稿: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)
( 編輯:孫凱佳 送簽:徐雅維 簽發:林燕 )
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
轉載請注明來源,京ICP備18060497號-1,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,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5,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0672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(010)64068010
